- 利来app-利来国际平台-利来资源
- 利来app的解决方案
-
产品体系
水力模型分析系统
管网仿真系统
- 专业服务
- 新闻中心
- 关于同飞
- 联系利来资源
水力模型分析系统
管网仿真系统
发布时间:2016-01-10浏览次数:93
2015年,京东的刘强东在出席一个论坛时,畅想了未来冰箱免费的商业模式——在冰箱里安装传感器,感应库存情况,分析历史数据,进而通过冰箱上的屏幕向用户推送购买信息,用户可以一键下单——与传统的制造业通过销售产品获利不同,冰箱免费模式更多是通过后续服务实现盈利。尽管刘强东的设想离真正实现方需时日,但其勾勒的未来互联网将无所不在、无所不能的图景,可谓是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“两会”上提出的“互联网 ”这一理念的极好诠释。
与此同时,2014年,能源互联网成为业界热得发烫的话题,国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的《全球能源互联网》一书的出版,更是将这一讨论推至了高潮。遗憾的是,尽管对于能源互联网的认知有诸多流派,但多从电力的生产、输配、消费出发,罕有将城市燃气纳入其中,予以统筹考虑的分析。没有人做过这样的设想,借助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,普通用户同样可以在移动终端上,接受燃气服务、操控燃气器具、优化用能结构,而城市燃气企业能够做的工作,从管理到商业模式创新,则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。概而言之,城市燃气企业同样可以全面融入到“互联网 ”之中,并成为能源互联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用户服务,最可能的切入点
以一个静态的视角观之,普通的燃气用户,其对燃气服务的需求,无非是以合理的价格、安全便捷地获得持续的燃气供应,而企业则应该是用尽可能低的成本提供最优的服务,其间涉及到的服务环节包括新装、燃气器具购买、抄表、付费、安检、报修等。传统的做法是用户需要到燃气企业的营业网点提出申请,自行购置燃气器具、安装,正式用气以后由企业派员定期上门抄表、开账,再由用户通过转账或到服务网点付费。同时,由于燃气行业公共服务的性质,企业通常需要定期为用户提供免费安检。对于用户来说,接受燃气服务的过程,排除企业服务态度好坏、效率高低等因素不论,需要牵扯大量精力。而对于燃气企业来说,他们尚未真正意识到,动辄数十万、甚至数百万的用户,乃是一个巨大的有待开采的金矿。打开宝藏的钥匙,或许就蕴藏在智能气表、智能燃气器具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服务之中。
可以作这样大胆的设想,未来城市燃气企业的用户服务应该是这样的:在城市燃气企业创建的在线服务入口(无论是基于web还是app移动终端),当用户提出新装申请之时,基本数据采集即可获得详细的用户信息和对于用气设备的需求信息,而企业可以在为用户安排安装等服务的同时,向其推送各类燃气器具的信息,用户可以在线下单,待其完成安装和燃气器具购买后,实时在线的智能气表可以跟踪用户的用气动态、月度以及年度用气情况,自动生成电子账单——除基本的用气量等信息外,该电子账单还可以包括各类用气设备的用气情况(如采暖用气、灶具用气、热水用气等)、历史数据比对以及同类型用户比对,对用户的用气行为提出建议,如根据用户的用气情况,如果即将超过阶梯气价设定的临界点,则建议用户在电力和燃气之间作平衡选择,如果系统监测发现用户燃气设备长时间处于低效运转工况,还可建议用户预约检修,甚至可以自动生成工单,由燃气企业主动与用户预约检修,帮助用户更高效、更节约地使用燃气,更能提高安全用气水平,避免用气事故的发生。即便报修等工作,也完全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来实现,无非是燃气企业如何来对此进行管理的问题。至于账单支付,用户可以便捷地通过微信、支付宝等工具直接支付,也可通过燃气企业自行设立的移动支付服务实现支付。事实上,仅支付相关服务,燃气企业即可与传统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合作,衍生出诸多服务和产品来——此前,bat为争夺o2o入口,不惜花巨资大搞补贴。规模庞大的城市燃气用户的粘性和未来互联网下沉的趋势,意味着广阔的合作可能。
而对于燃气企业来说,融入“互联网 ”,意味着改进用户体验、提高管理效率、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机遇。作为传统的公共服务类企业,城市燃气企业的服务手段和水平,正面临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“挑剔”。城市燃气企业服务与互联网的融合,无疑将有效改善用户体验。而互联网提供的便利,将为城市燃气企业带来诸多降低成本、克服一些管理难题的机会,如减少营业网点等重资产的投入、削减抄表等人力资源成本、降低窃气等不诚信用气行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等。而智能气表带来的历史数据和实时动态数据,将给企业的运行调度、安全管理(如在现有scada系统、gis系统的基础上,进一步强化管网的实时监控和管网运行状况的大数据分析,提升管网的本质安全)、优化气源和管网规划等带来诸多可能。
商业模式创新,最具想象空间
如果说前述客户服务还局限于改进用户体验、降低燃气企业运营管理成本的话,则“互联网 燃气 ”可能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,更具想象空间。
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不久的将来,依托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(智能气表、智能燃气器具等),城市燃气企业可以由提供单一的产品——燃气,向提供“燃气 差异化服务”转型。燃气企业可以与电商企业合作,根据用户个性化的需求,提供燃气器具销售与增值服务,可以根据智能气表和智能燃气器具提供的动态、持续的数据,为用户提供燃气器具更新建议、用能优化利来app的解决方案等。尽管单户的收益微薄,但对于城市燃气这样的传统产业来说,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利润增长点,对于社会来说也足以发挥重要的节能减排之效。
而随着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推进,燃气必将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。燃气与能源互联网的打通的重要通道乃在于用户端。新的电改方案“四放开、一独立、一加强”如切实落地,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,市场化的售电企业势必随之出现,而其融合燃气销售业务也将成为可能,他们可以在智能气表、智能电表提供的数据分析基础上,根据电网(气网)负荷和实时电价(气价),为用户提供用能建议,如在电力低负荷时多用电,反之多用燃气,以降低用能成本。新的融合电力与燃气销售的企业,售卖的已经不是单纯的电力与燃气,而是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家庭用能综合服务和智能家居整体利来app的解决方案。
这些看似遥远的设想,距离成为现实,也许只差一个硬件的杀手级应用和一个强势的市场介入方。如市场上出现技术成熟、成本可接受的智能气表、智能燃气器具,能够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实时监控、自动报数、用气分析、超基数预警、远程切断等一系列功能,由某个互联网企业免费派送、安装,仅要求用户预存一定额度的燃气费用(类似存话费送手机模式),或通过补贴的方式给予用户一定的燃气费优惠(类似滴滴、快的打车的补贴模式),他们获得用户相关的信息、系统的用气数据、用户端入口以及一定的金融资源,而他们的数据的主要购买方,最可能就是城市燃气企业,同时也包括燃气器具制造商、销售商,餐饮业以及依托地理信息提供服务的各类服务行业,最终他们可以直接为自己的服务向用户收费。对于市场新进入者来说,他们并不需要去打破城市燃气现有的自然垄断格局,而是从终端用户服务入手来介入市场,通过满足用户需求来撬动格局固化的城市燃气市场,同时也创造出更多的用户需求并通过满足用户的需求来获得收益。正如马云所说的那样,未来的生意都是c2b模式,是用户驱动型的。
实际上,美国提供家庭用能服务的opower公司的核心只是一款家庭用电分析软件,他们将软件销售给公用事业企业,再由企业免费提供给用户,由于美国的电力市场相对市场化,软件通过为家庭提供用电管理而降低公用事业企业的高峰负荷压力,而这部分边际负荷成本最高,从而为其降低供应成本,用户则通过软件提供的数据分析,减少了电力开支,同时全社会的用能和排放都得到了一定的控制——根据其统计,使用其服务的用户,平均用能成本降低2-3%,考虑到美国家庭用电占到全社会用电总量近40%,以及其市场的成长空间,这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小数字。美国另一家家庭用能服务企业nest则通过提供一款智能恒温器和烟雾感测器等节能硬件,根据其后台的一套算法,可根据不同房屋的环境和地区气候自动调节适合的温度,在保证舒适度的同时又起到节能的目的。
当然,在我国城市燃气行业推广类似创新将面临诸多障碍,比如迄今尚无技术成熟、成本可控的具备前述功能的智能气表、智能燃气器具,燃气计量表需要技监部门的认可,现有居民用气表属于燃气企业的资产等。但技术进步不会成为根本性难题,而绕过监管和企业阻挠的方式也非常简单,比如将类似设备安装在城市燃气企业的表后——表后的资产完全属于居民用户。由此可见,在城市燃气领域出现一个能够改变市场格局的硬件和服务,并非天方夜谭。
观念和人才,最大的瓶颈
互联网正在以其力量,颠覆着一个又一个传统行业。放开电子商务对于传统零售业的釜底抽薪不说,仅滴滴打车、快的打车、专车服务等几款app应用对出租车行业构成的冲击即可见一斑。移动互联网将车、乘客、司机这三大核心资源有效整合起来,原有的靠政府特许经营牌照坐收份子钱的出租车公司,则变得可有可无,日趋边缘。城市燃气行业未来很可能也将面临类似的局面。
由于行业自成体系,加之自然垄断和体制制约,城市燃气企业,基因偏向于封闭、内向,多数城市燃气企业仍然固守着传统的燃气销售这一亩三分地,既不敢迈出业务模式创新的步子,也不敢与非燃气领域的伙伴开展合作。观念上的禁锢,正在成为制约行业融入“互联网 ”的瓶颈之一。
与此同时,放眼当下多数城市燃气企业,信息化建设尚且支离破碎,信息化和互联网人才储备更是极为不足。实际上,燃气企业没必要做到所有工作都由自己包打天下,而应该开放思维,引进外脑。傅成玉推动的中石化销售业务改革,尽管成功与否尚有待实践检验,但其思考问题的逻辑值得燃气企业去学习借鉴。
是自己突破行业固化思维,主动融入到“互联网 ”的大潮之中,自我革命,还是等待新兴的互联网企业突入其中,将燃气行业纳入麾下,仅仅作为其多个应用之一?今时今日,城市燃气企业可能还没有出租车行业这样的紧迫感——一年多之前,出租车行业也从未想到会有今日之变局。谁也不能保证,下一个被革命的行业不是城市燃气——尽管对于能源行业来说,也许这一局面将会率先出现在电力行业的售电侧市场。但长远来看,城市燃气行业断然不可能置身事外。
2015年3月18日,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在上海举行了中国智慧燃气发展论坛,围绕智能气表、智慧管网、物联网技术展开研讨。这是一个好的趋势,说明城市燃气行业已经意识到这样的机遇和挑战。
不过,最要不得的是,城市燃气企业去搞什么非驴非马的互联网,或者互联网企业自说自话的硬性嫁接。也许只有互联网从业者,真正参透城市燃气和能源行业,为其提供服务,方是正途。
本文来源:《能源》杂志
上一篇:北斗卫星管理“智慧燃气”